,停靠在我国船只集团黄埔文冲船只有限公司龙穴厂区码头。本次试航历时8天,共约150人及三条陪测船参加,共完成了整体功用、寓居环境振荡噪声、水下辐射噪声、智能飞行及长途遥控体系等100余个实验项目,实验成果悉数合格,船只操作功用、最大航速、寓居环境等多项功用均优于规划目标。
“同济”号适用于无限航区(冰区在外),具有全天候作业才能,船长约82米,船宽15米,满载排水量约2800吨,最大航速16节,全反转吊舱推动,续航力8000海里,载员45人。取得了我国船级社(CCS)智能船只标准i-ship(R1,No,E,I)四个智能符号,分别是岸基长途遥控、开阔水域自主飞行、智能能效办理和智能集成渠道。
据悉,在船只动力方面,“同济”号采用了先进的直流母排+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混合动力体系,锂电池组起到削峰填谷及能量收回功用,相较同类科考船的能耗下降约8%。该船的智能能效体系,航线智能规划功用可进步飞行功率,下降油耗节省运转本钱约3~5%。
在科考才能方面,“同济”号也体现杰出,可搭载作业型ROV(水下遥控机器人)、多台集装箱式船载实验室,具有移动观测节点和固定观测节点归纳自组网功用,可满意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大气环境等归纳科学调查使命,展开海底地势与地貌、底质与结构、海洋环境与生态的归纳查询以及海洋查询配备实验等作业,亦可承当毛病查验测验、修理、敷设及后冲埋、海底路由查询及扫测、风电工程勘察调查等海上工程使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吨级船只渠道基础上经过优化布局,完成了460m²甲板作业区域、320m²实验室区域、人均10.2m²寓居舱室以及总计一百多平米的会议区、阶梯教室、休闲区、健身区等舱室,以较小的体量完成了3000吨级科考船的作业才能。此外,由同济大学规划构思学院牵头规划的船只上建外观、驾驭和寓居舱室也是“同济”号的一大亮点,收到了来自近20家参试单位人员的共同好评。规划团队期望将科考船规划成为一个“漂浮的立异社区”,其外观像一个时髦的现代修建,船内则好像“社区”和“家”一般温馨。同济大学娄永琪教授掌管了“同济”号的外观规划。
“同济”号于2024年4月25日正式开工建造,我国舰船研讨规划中心、中船黄埔文冲船只有限公司、上海佳船工程监理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武汉船只规划研讨院等单位发扬“风雨同舟”的精力,攻坚克难,仅用1年时刻便成功下水试航。此次试航后,“同济”号将在船厂进行调试整改,将于2025年6月底正式交付给同济大学,随即展开科的专项海试以及学生教育实习等航次使命。
“同济”号集科学研讨、人才教育训练、科普教育和文明传承等多功用于一体,是同济大学着力打造的“海上校区”,承载着同济师生的强国愿望,披荆斩棘,奋楫前行,将为加速建造海洋强国奉献更多同济力气!
关注官方微信